鑫金龙机械

济南鑫金龙机械有限公司

专注棉、麻、废旧纺织品回收设备及解决方案

开松机的工作流程
2025-07-09 11:35:07创始人
开松机的工作流程是一个从原料输入到处理后纤维输出的连续过程,核心围绕 “喂入→初步松解→深度开松→杂质清除→纤维输出” 五个环节展开,不同类型的开松机(如开棉机、清棉机、废纺开松机等)流程略有差异,但整体逻辑一致。以下是详细的通用工作流程:

1. 原料喂入

  • 作用:将压紧的纤维原料(如棉包、化纤束、旧布料等)均匀、连续地送入开松机,避免原料堆积或输送中断。
  • 设备部件:通常通过喂棉罗拉、输送带、喂料斗等装置完成。
    • 对于松散原料(如化纤短纤维),可直接通过输送带输送;
    • 对于紧密原料(如原棉棉包),需先经 “拆包” 处理,再由喂棉罗拉夹持送入,罗拉的转速可调节,控制喂料量以匹配后续开松节奏。
  • 关键要求:喂入需均匀,若原料过多易导致设备堵塞,过少则影响开松效率。

2. 初步松解(预开松)

  • 作用:将大块、紧密的原料分解为较小的纤维团,减少后续深度开松的负荷,同时初步分离部分明显杂质(如棉籽、大块布屑)。
  • 设备部件:主要通过 “预开松打手” 或 “刺辊” 完成,部件表面通常带有梳齿或刀片。
    • 当原料通过时,高速旋转的打手(转速约 500-1000 转 / 分钟)对其进行撕扯、打击,将棉包、大纤维块打散为直径 5-10 厘米的小纤维团;
    • 同时,利用重力或简单筛网,使比重较大的大块杂质(如棉籽、石子)提前落下,避免损伤后续精密部件。

3. 深度开松与混合

  • 作用:将小纤维团进一步松解为更细小的纤维束或单纤维,同时实现不同纤维的混合(如棉与化纤混合)。
  • 设备部件:核心是 “主开松打手”(如翼式打手、梳针打手、锯齿打手等),转速更高(1000-3000 转 / 分钟),配合气流辅助。
    • 纤维团进入主开松区后,被高速旋转的打手反复打击、摩擦、撕扯,纤维间的纠缠被彻底打破,逐渐蓬松化;
    • 若需混合多种纤维,此环节中纤维会在打手的搅拌和气流的带动下相互交织,实现均匀混合(如棉与涤纶按比例混合时,在此阶段完成初步融合)。

4. 杂质清除(同步进行)

  • 作用:在开松过程中同步分离杂质,保证纤维纯净度。
  • 具体操作
    • 机械分离:通过筛网(位于打手下方)过滤,比重较大的杂质(如沙土、碎壳)从筛孔落下,进入杂质收集箱;
    • 气流分离: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,将较轻的纤维向上 / 向前输送,而较重的杂质因无法被气流带动,自然沉降分离;
    • 特殊杂质处理:对于废旧纺织品中的线头、小布块等,通过 “格栏” 或 “挡板” 阻挡,避免进入后续流程。

5. 纤维输出与输送

  • 作用:将处理后的蓬松纤维(含少量小纤维束)输送至下一道工序(如梳理机、混棉机)。
  • 设备部件:通过气流管道、输送罗拉或螺旋输送机完成。
    • 多数开松机会配合 “风机” 产生负压,将开松后的纤维通过管道吸附并输送,过程中还能进一步筛选(短绒、灰尘被气流带入除尘装置);
    • 输出的纤维需保持均匀、蓬松状态,为后续梳理成单纤维网奠定基础。

不同原料的流程差异

  • 原棉 / 化纤:流程更精细,预开松→主开松→多次除杂,注重纤维保护(避免过度损伤);
  • 废旧纺织品:需增加 “预处理环节”(如剪切破碎),开松时打手更粗壮,筛网孔径更大,优先去除硬杂质(如纽扣、拉链)。

总结

开松机的工作流程本质是 “逐步松解→同步除杂→连续输送” 的过程,通过机械力与气流的配合,将原始纤维从 “紧密状态” 转化为 “蓬松、纯净、可加工状态”,是纺织加工中原料预处理的核心环节。流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效率和最终产品质量。